4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思政专业研究生以及本科生观看了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本次活动由学院教学院长郭玲霞主持,院长赵笑蕾参加并作发言。
此次思政大课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朝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畏作为主讲嘉宾。
赵朝峰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这一主题,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的辉煌成就及启示。卢勇教授的讲授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讲述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何畏教授的讲授主题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她主要从三个时期进行讲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蕴含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开拓品质和豪迈情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以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在时代大潮中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生动诠释了特区精神以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和“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课程结束后,赵笑蕾院长强调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远大志向,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努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体师生围绕“党史”学习展开了热烈讨论。教师们认为,要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同时也把学校的光荣历史讲给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将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密切联系起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学生代表说学习党史,认真回顾我们党走过的路,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