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智慧党建对于强化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数字赋能高校智慧党建面临的现实挑战
目前,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智慧党建工作,积极建设党建网站、党建云课堂等线上平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传统工作方式、技术保障等因素的制约,高校在推进智慧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合面不够,存在“碎片化”“两张皮”的问题
多数高校注重智慧党建的开发与应用,但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缺乏对高校其他工作的系统思考和科学规划,导致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信息化建设“两张皮”,难以形成合力。有的高校各管理建设系统较多,系统开发和运用碎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负担。
(二)适应性不强,党务工作者不能有效适应智慧党建工作实际
目前,部分党务工作者受到年龄、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开展党务工作仍然主要采用传统工作模式,推进智慧党建的积极性不强,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解决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普遍存在不会用、不敢用的心理。
(三)保障度不足,智慧党建的整体性、科学性建设难度较大
首先,目前许多高校智慧党建都处于探索阶段,资金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其次,多数高校基层党组织仍缺乏既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又懂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在职的党务工作者工作任务繁重,部分高校的二级学院没有配齐专职党务干部,一般由辅导员和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部的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工作负担较重,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付化和公式化现象比较严重。
二、高校智慧党建系统的功能定位
在大数据运用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高校智慧党建系统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协同管理、数据分析等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为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提供“高校样本”。
突出政治引领功能。高校智慧党建系统应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突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广大师生党员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强化协同管理功能。高校智慧党建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强灵活性与综合性,通过整合高校各学院、各部门、各支部的资源,统筹各方面工作安排,实现党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搭建电子党务、决策公示、提供服务、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功能模块,拓展各级党组织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和其他部门工作的协同管理。
实现数据分析功能。高校智慧党建系统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党组织、党员相关信息为主要基础,通过高校各级部门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资源同步实时共享,构建统一、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推动实现各项数据的有机整合,对采集的各类党建数据信息进行线上汇总和智能分析,为基层党建决策分析、考核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三、新时代数字赋能高校智慧党建的实践路径
着力推动高校传统党建模式的信息化转型,应聚焦组织管理、工作运行、责任落实三方面内容,明确数字赋能智慧党建的建设目标和模式设置,开创高校智慧党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一)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实现数字赋能高校智慧党建管理精细化
更加突出系统思维。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党组织与高校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通力合作:如信息处负责党建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宣传部负责舆论监控与政治思想引领工作,组织部负责党群交流活动,共同致力于高校智慧党建的建设和维护。
更加突出协同理念。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坚持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联动,打造高校基层党建共同体。由高校党委负责统筹推进党支部、党小组自身建设,各师生党支部负责管理党员、组织活动、监督和考核党员等,师生党小组具体落实学校党委、各级党支部的各项决议,组织开展具体工作。通过层层分级设计,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保证高校基层党建的有序推进。
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思维制定党建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建信息平台。健全和完善线上高校党员管理机制,通过“云”分享、“云”阅读、“云”打卡、“云”笔记、“云”直播等一系列“云”载体,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信息化与科学化;运用“智慧党建”系统实现对内挖掘潜力、对外整合资源,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共享优质电子教育资源,打通党建工作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
(二)创新工作运行模式,提高数字赋能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实效性
坚持技术为本,提升精细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实时汇集党建基础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切实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开发线上工作运行平台,为系统管理、实践运用、人员配备、绩效考核等机制提供技术保障与数据支撑,构建全流程党务管理新体系。依托党建精品课、先进经验、先进典型等资源建立党建资料室和网上党校等。
坚持内容为王,增强吸引力。优化智慧党建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时代感和新颖感,采用视频、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提高智慧党建吸引力,激发党员队伍学习主动性,提升党建效果。
坚持制度为要,实现常态化。结合学校特点与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党建工作者的管理、工作职责、奖惩措施。同时,设置专职专岗专业技术人员对党建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管控与维护,确保平台长期平稳运行。
(三)创新责任落实模式,实现数字赋能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科学化
建立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在学校党委层面,进一步狠抓党的组织建设,将智慧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开展党建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成立高校党建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分管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在抓方向、抓内容、抓机制、抓班子、抓队伍上下功夫。通过校院两级的党组织责任传导,夯实上下联动的智慧党建推进机制。
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将智慧党建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促进学校党组织责任的有效落实。在二级单位党组织层面,要根据二级党组织的不同特点形成特色做法,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网络述职制度,以数据形式呈现“第一负责人”职责履行情况、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情况、党员队伍培养情况、党组织创新发展情况等,同时主动接受监督,推动党组织责任的有效落实。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设计量质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探索考核标准、考核制度、考核责任、考核任务、结果评价一体化闭环管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智慧党建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动态呈现并掌握情况。结合学校每年的重大部署和党建工作实际,明确考核内容,完善智慧党建工作具体的年度考核指标和权重设计,运用党支部自评、基层满意度测评、实地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重点关注评价结果与反馈,实现“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
本文系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青年项目(2169219380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