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导读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辩证法

时间:2022-07-05作者:郑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坚持与发展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发展以坚持为基础,坚持以发展为保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始终能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前提,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不断申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绝“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等“老祖宗”,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历史”与“现实”的融汇

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联、相互贯通。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正确看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敏锐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及趋势,科学解答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各种现实问题。例如,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中以弱胜强的理论和事件的深刻总结,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科学解答和分析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辩证法。例如,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有许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的,但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这些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宽广深邃的大历史观,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正是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5000 多年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方针;正是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近代以来18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三、“民族”与“世界”的互鉴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其意蕴在于,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又要放眼世界。

党的理论创新,首先要立足中国自身实际。中国具有特殊国情,而且在不同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会呈现出不同特点。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具体实际也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因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必须及时对这些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理论阐释。

同时,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放眼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根据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的变化,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推动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基于对国际格局及世界形势的科学研判,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时代依据。20 世纪80 年代,邓小平同志通过对世界格局的深入观察,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为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奠定了重要基础。江泽民同志根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想。21 世纪,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重要使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真理”与“价值”的耦合

真理与价值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党的理论创新首先要符合真理尺度,始终保持科学性与客观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党的理论创新也要符合价值尺度,始终要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人类解放为价值旨向。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用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指导理论创新,把对客观规律的揭示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辩证统一起来。例如,群众路线既揭示了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规律,又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把服从客观规律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真理性要求;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标,充分彰显了价值性要求。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这一思想强调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适合我国具体实际的新发展理念、制定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方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原则。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等重要论断,更是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研究”(19BKS14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副主任、副教授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